土特产冲上云霄 电商风口起舞

电商界首页    农村电商    土特产冲上云霄 电商风口起舞

茉莉、菊花、枸杞子……这些药食同源的中药材,借助电商的风口“起舞”,不仅解决了产品销路、带火了“网红”,还助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驶入快车道。

  

近日,谯城区华佗镇获得“省级电商强镇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该镇把电子商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、促进农产品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,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产业链,全面推进电子商务建设,打造互联网时代的“一镇一特、一村一品”,为乡村振兴开拓出更广阔的舞台。

  

“网红”花茶直播冲云霄

  

“俗话说,冬吃萝卜夏吃姜,吃姜的好处就在于借助夏天的热,把身体的‘湿气’和‘寒气’都排出来……”近日,在华佗镇怀岐堂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直播间内,主播吕若楠正在进行网络带货直播。她推介的黄姜,是当地的农产品,经过加工、包装后成为代茶饮,在网上直播销售。“小吕的口才好,最高峰时一天卖出500多单,年销售达430万多元,是公司名副其实的带货网红。”企业负责人万亚伟说。

  

怀岐堂药业在天猫、淘宝等平台经营着十多个店铺,销售网络遍布全国,2021年实现了1600万元的销售收入。“随着疫情的好转,网上消费逐渐火爆,公司的直播带货一场接一场,客服忙得连轴转。”万亚伟介绍,谯城区打造“花茶”品牌,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发展。

  

“近年来,华佗镇借助电商平台的专业化运作,将本地的名优特产成功推向了广阔市场。”青春塘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、华佗镇花茶协会秘书长祖国伟介绍,像本地的中药材、花茶、白酒等一大批土特产,通过网络直播等媒体的宣传摇身成了“网红”。

  

2016年返乡创业的祖国伟专注三角茶包加工,他的公司以阿里巴巴为主要销售平台,开辟了天猫、京东等销售渠道,开创了品牌管理公司、花茶生产公司、供应链管理公司及运营公司。这些公司集产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运营于一体,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。

  

畅通物流土特产进城

  

“以前村里人收寄快递非常麻烦,费用还高。”华佗镇小奈村党委书记刘丽告诉记者,镇上兴起电商产业后,快递公司直接到村里收取件,价格便宜,服务优质,如今在农村也时兴网上销售土特产和购买各类商品,“村里有专门的收寄点,就跟城里的小区一样。”

  

为加快推进“互联网+农产品”出村进城,当地邮政主管部门加大“邮快合作”力度,指导邮政企业与民营快递企业整合资源、融合创新,实行节点网络共享、资源共用,构建了一套畅通便捷、经济高效、便民利民的区、镇、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。

  

道路通畅,百业兴起。亳州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告诉记者,全市4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,1141个具备条件的村已全部开通客运班车。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,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每家每户,将城市与农村紧密相连,实现了“出门硬化路,抬脚上客车”。

  

“借助四通八达的道路,全市1344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电商快递综合服务站,实现了‘行政村直通邮,村村通快递,电商寄递配送全覆盖’。”亳州市邮政部门负责人介绍,服务站除具备网点原有信息收集发布、农产品上行、代购代销等功能,还具备快递包裹和农村货物收发等功能。

  

“华佗镇的8个村都设置了‘村邮站’。”华佗镇邮政部门负责人潘立华介绍,从‘快递下乡’到‘快递进村’,快递末端服务网络正在逐步完善,服务能力明显提升。

  

转型升级叫响好品牌

 

“现在人们越来越注意保养,花草茶不仅好喝而且养生,近几年销量连创新高。”祖国伟告诉记者,去年以来,区里打造了“谯城花茶”品牌,全区符合品牌准入条件的花茶生产企业均可使用。区域品牌凝聚起花茶生产企业的合力,通过对品种品质管理、品牌使用许可、品牌行销与传播等方面的一体化操作,助力全区花茶企业做大做强。

  

产业要发展,品牌得叫响。青春塘公司为代表的花茶产业,推出了以“茗花有主”“七季”“芍祖堂”“怀善堂”等品牌花茶,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,形成了原创设计、原创配方、精益制造的青春塘特色品牌。目前,该企业获得专利12项,注册商标300余个,著作版权20多项,“茗花有主”品牌上榜了央视展播。

  

目前,华佗镇电商产业实现所辖9个村(社区)全覆盖,其中电商产业特色村4个。2021年,全镇电商产业营销额实现2亿元,带动就业4000多人。在电商产业的强势带动下,该镇花茶、白酒、中药材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,创新活力持续提升,并极具竞争力。

  

“华佗镇被评为全省电商强镇的消息传来,全镇上下深受鼓舞。”该镇分管电商负责人邓书杰表示,今后将打好“品牌战略”,遵循“产、城、人、文”一体化发展理念,积极探索“电子商务+特色小镇”深度融合、借力互推的发展模式,全力打造富民强镇。

2022年6月10日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