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下沉市场潜力爆发,“村播”成为农户售卖农产品的有效方式
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,新媒介技术不断更新与普及,农村下沉市场潜力爆发,“村播”应运而生,成为农户推介当地农产品,并进行售卖的有效方式。
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,短时间内增加了特色农产品的曝光度,立竿见影地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,成为电商直播的下一个风口。
“村播”的出现不单单是顺应时代潮流,而是社会、经济、文化多方因素的耦合。
“村播”
“村播”一词,最早出现在淘宝平台 2019 年的“村播计划”里。
村播,就是乡村直播,指主播们通过网络直播平台,向广大网友推介农产品或者农副产品,助力当地农产品销售。
“直播+扶贫+产业”模式能够帮助农民脱贫致富,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,乡村网红主播依托互联网直播技术,向观众展示农产品的生产、采摘、加工过程,或中国农村的农民们生活的场景,以此吸引消费者,并将直播间流量,转化成农产品销量。
这里的“直播+扶贫+产业”模式,类似于“村播”的销售模式,即乡村电商主播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化媒体平台推出的直播平台。
在平台内部的直播页面中,依次展示参与本次直播间售卖活动的农产品,用户可以在观看直播内容的同时,直接点击直播页面的产品链接,购买主播展示的产品。
“村播”具有以下几个要素:
第一,传播主体多元,有知名网红明星主持人,有政党干部,也有回流的农村青年和原生农民主播,形成了多方协作助力“村播”的局面;
第二,传播方式以直播为主,也会通过创作短视频运营自己的账号 IP ,来加深用户对主播的印象。
第三,传播内容虽然包罗万象,但每一条内容都关于农业、农村和农民;
第四,传播平台多元,并不局限于某个平台,有社交媒体抖音、快手等,也有传统电商平台淘宝、京东等。
第五,有明显的商业性,直播的目的就是为了销售农产品或农副产品。
电商直播与“村播”的联系与区别
“村播”属于电商直播的一种,也有别于电商直播。首先,在直播平台上,“村播”的直播平台包括传统的电商平台,如淘宝直播、拼多多直播、京东直播等,也包括社交化媒体平台,如快手、抖音等。
与电商直播不同的是,“村播”的直播平台,还包括学习强国这类信息传播平台,“村播”构建了全平台直播投放矩阵。
在主播群体构成上,“村播”的主播群体,多来自“草根阶层”,与大众有天然的亲近感,电商直播的主播群体构成更为多元,更多是来自一二线城市。
在直播带货的选品上,“村播”只直播有关农产品的内容,电商直播的选品则包罗万象,如直播选品范围小到零食大到火箭,可谓“万物皆可播”、“万物皆可卖”。
“村播”的兴起与发展
“村播”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、发展期以及爆发期,在直播平台爆发式增长,以及快手平台与“村播”发展相契合的背景下,“村播”萌芽了。
2016年全民直播的到来,更是加速了“村播”的发展,2020年,疫情改变了消费形态,为了销售滞销农货,全民上阵,从明星网红到政党干部无一不在直播助农,“村播”因而在这一时期爆发。
“村播”萌芽期
“村播”的萌芽期,要追溯到乡村直播和农村电商的诞生的时期了。
早在 2008、2009 年,网络直播便开始萌芽了,2008 年,“YY 语音直播”问世,在游戏过程中用户能够通过 YY 语音直接对话,从而收割了一大批游戏粉丝。
2009 年,六间房直播平台正式成立,主打秀场直播,但是这些平台,始终没有受到大众的太多关注。
网络直播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是在 2012 年,从 2012 到 2016 年,随着电脑、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 4G 技术的应用,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暴涨,据艾媒咨询报告数据显示,2015 年中国的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 200 家,相比前几年增长速度惊人。
在 2015年下半年,巨额资本持续加持直播行业,斗鱼、花椒直播、百度、阿里巴巴和小米等各媒体平台纷纷入局,直播平台的兴起与暴增为“村播”的萌芽奠定了基础。
“快手”直播平台的兴起给了“村播”发展的平台。快手于 2011 年上线,2016年,快手与乡村的渊源与其目标受众的定位是分不开的,快手从上线以来就深耕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农村,无论是作为受众还是内容创作者,在快手平台都找到了自己的同类。
“城市中心论”长期阻隔着农村地区群体的自我表达,快手这种以草根用户为生的短视频平台与三四线城市,以及农村地区的群体内心的诉求,自我意识的追求和渴望不谋而合。
一大批在快手平台上成长起来的“草根网红”,创作出大量乡土文化气息的短视频作品,喊麦、二人转、自制短剧等草根表演形式纷纷登上直播平台,乡村直播雏形初现。
“村播”作为乡村直播的一种,也在快手平台逐渐萌芽,2015 年,农产品的直播销售在全民直播的大背景下开始兴起的,这一年就是“村播”的诞生年。
“村播”发展期
2016 年直播行业炙手可热,被誉为“网络直播元年”,各类直播内容百花齐放。
在经历了秀场直播、游戏直播和短视频直播的风潮之后,电商直播对商品销售的高效转化能力,吸引更多内容平台,搭建属于自己的直播商业生态,互联网几大巨头开始持续发力电商直播。
自 2016 年起,多家头部电商平台开始布局直播领域,2016 年 3 月,聚美优品下属的聚美直播上线,同月,蘑菇街开始采用电商直播的方式,让用户实现“边看边买”,同年 4 月,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推出淘宝直播。
在此之后,京东商城、苏宁、网易考拉等电商平台,也开始上线直播功能。
随着直播平台的兴起,直播内容的同质化、低俗化等倒逼行业洗牌,2017 年,乡村直播在直播大潮风口中脱颖而出,呈迅速兴起之势。
生活在“农村”的网红农民,直播真实乡村生活的状态,天然不雕琢的内容使他们迅速走红,吸引了无数网民的关注和青睐,一时间从各种直播平台上成长起来各种“野生网红”——个体农民直播野蛮生长。
互联网商业平台,看到了农村的发展潜力,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,资金和流量大幅度向农村倾斜,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补贴和帮助力度,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发展。
乡村电商直播作为乡村直播的类型之一,由于用户转化率高、变现快的优势被各大直播平台争相应用,“村播”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了起来。
“村播”爆发期
2019 年,几大互联网巨头平台,开始大力扶持发展“电商+直播”,电商直播成为平台获利的新动力。这一年也被称为电商直播元年,“村播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全面蓬勃发展。
2019 年,淘宝直播启动“村播计划”,通过挖掘区域原生态农产品,以直播新技术带动当地农民创业,推动农村经济,在“村播计划”大力推进下,短时间内,农民主播从无到有,从普通农民到知名网红的例子不在少数。
自“村播计划”启动以来,超过 11 万农民主播,在淘宝累计开展直播 330万场,覆盖全国 32 个省、2000 多个县,带动农产品上行 150 亿元。
2020 年,新冠肺炎肆虐,疫情改变了消费形态,许多线下消费转移至线上,直播带货的新型销售方式在疫情突发的情况下得到前所未有的运用,“村播”因此呈爆发式增长,这一年也可以称为网络助农直播元年。
疫情阻断了人们在现实空间的社会交往,也阻碍了人们的线下消费,国民经济受到巨大的冲击,我国农产品大量滞销,通过转变农产品销售思路,在所有行业经济倒退的情况下,“村播”逆势成长。
一方面是国家全力助农,要求领导干部积极解决当地农产品滞销问题,各地领导干部由此瞄准了“线上直播”,加入到直播助农的行列。
另一方面,头部网红承担起自己行业领域的社会责任,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,“直播+农产品”的销售方式,直接打开了受疫情影响的农产品销路,一举成为破解农产品产销矛盾,助力优质农产品走出去的新路径。
“村播”在这一时期发展迅猛,成为拓宽农村地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的新渠道,电商直播对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作用也越发凸显。